我和戏曲相约——海口市港湾幼儿园蒙二班主题活动
2025-07-10 海口市港湾幼儿园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
我和戏曲相约

海口市港湾幼儿园蒙二班主题活动

 

      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指出: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,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,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,激发幼儿爱家乡、爱祖国的情感。偶然的机会,小朋友观看了琼剧的表演,并在班级群里分享视频,引起大家的兴趣。在接下来的几天,不时听到孩子们在谈论,同时引发了家长对琼剧、京剧等家乡戏曲的记忆。琼剧作为海南本土传统文化的瑰宝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为了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传承民族文化,蒙二班的老师们抓住此契机,开展了《我和戏曲相约》主题活动。

     

一、我与戏曲初见

     
 


     


       在阅读环节时,几个小朋友被一本戏曲绘本吸引。橙子指着京剧脸谱惊叹:"这花花绿绿的,像小丑又好酷!",芝芝解释道:"这是唱戏用的脸谱,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人。"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分享着各自见闻,梓林说:“电视上唱戏的衣服很漂亮。”......

       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精粹,既能培养文化认同感,又因涵盖多学科元素,可促进小朋友全面发展。由此,戏曲主题活动就此萌芽。

1

绘本里的戏曲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绘本《有戏》书中讲述了以小主人公“妞子”的视角,跟着姥爷耳濡目染,近距离地接触京剧,切身感受到京剧的魅力。

2

图书漂流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      

 鼓励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戏曲绘本带到班级。 在图书漂流活动中,小朋友将书中精彩的情节用图画进行描绘。

      嘉悦:“我喜欢《花木兰》的绘本,因为故事里的造型特别像戏曲里的人物。”

      贝贝:“我喜欢《哪吒闹海》,因为哪吒非 常的有勇气,他是一位英雄”。

       启旸:“我画的是京剧的服饰,里面有很多好看的衣服。”

3

听妈妈说戏曲的起源

     

      

邀请心淇妈妈来幼儿园讲述戏曲起源,借助直观的琼剧动画视频,以儿童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。小朋友被琼剧人物华丽的服饰、精致的发饰所吸引。随着琼剧角色的唱段响起,不少小朋友跟着哼唱起来,热情十分高涨。

4

关于戏曲我想知道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填写“中国戏曲”调查表格,把知道的戏曲种类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来。在这过程中,他们了解了戏曲的文化和多样种类,对中国戏曲有了初步认识,亲子协作也让这份认知更添温馨。

 
     

二、戏曲里的角色

     
 

1

琼剧入校园

     
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      基于小朋友在前期活动中对“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”角色分类的抽象认知(通过绘本和家长讲解了解角色名称),教师邀请海口市琼剧院的专业演员入园,将概念认知转化为直观体验,解决“角色分类如何通过服饰体现”的疑问。 

2

学唱琼剧

     

      海口市琼山区椰博小学王小静老师教唱琼剧《所见》选段,让小朋友们从古诗词的不同韵味中,感受诗词“活”在戏曲里的妙趣。在老师带领下,小朋友们认真学唱发音与旋律,收获独特文化体验,让琼剧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。

     

       活动结束后,小朋友们意犹未尽。游戏时,他们穿上戏曲服饰、戴上头饰,跟着录音学唱《所见》,还学会了兰花指、甩袖的动作,一招一式有模有样,在欢乐中延续着对戏曲的喜爱。

3

绘制脸谱

    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
活动后分享活动中,贝贝说:“我知道啦!各种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角色,就像演员画的那样!”

丫丫:“白色的脸谱是坏人角色,比如我画的这个白鼻子,一看就是坏蛋!”

梓林:“红色脸谱是英雄的角色,我画了红脸关羽,他是大英雄!”

4

认识戏曲的角色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四大行当分别是生、旦、净、丑,是中国传统文化戏曲中对角色的分类。小朋友对戏曲角色非常感兴趣,角色不同,装扮和服饰都不同。有清秀英俊的男性角色小生;女性角色的旦角;有“大花脸”之称的净角;还有滑稽、幽默的丑角等。

5

制作戏曲手工


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

在前期戏曲主题活动基础上,小朋友对戏服、脸谱等装造元素兴趣浓厚,教师鼓励亲子共同制作戏曲主题手工作品,随后开展分享环节,深化幼儿对戏曲装造文化的理解与喜爱。

老师:“谁来分享一下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戏曲手工过程呀?”

芯竹:“和妈妈一起贴珠子,面具变漂亮,像电视里的戏曲演员!”

梓林:“爸爸帮我粘绒球,说这是戏曲里的盔头,超精美!”

灿灿:“和妈妈选颜色,画红红的脸谱,变成小英雄啦!

俊俊:“和爸爸数珠子、粘图案,戏曲小人变得亮晶晶,像在舞台上!” 
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 小朋友在亲子手工中,通过“贴珠子”“画脸谱”等具体操作,深度体验戏曲装造的装饰性、文化性与表演性特点。

5

我喜欢的戏曲角色妆造

     

为了让小朋友更加直观体验戏曲的服饰,小朋友们来到了公共区,穿上戏曲的服饰,扮演戏曲的角色。虽然小朋友们第一次尝试,还不会唱戏,但也学着视频,模仿着图片里的戏曲角色们摆出唱戏的动作。


 
     

三、参观非遗博物馆

     
 

1

参观非遗博物馆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

周末里,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海南省非遗博物馆,里面有很多关于海南的非遗展品,有戏曲的服装、各种各样乐器的展厅。小朋友可以近距离欣赏海南琼剧服装,感受海南非遗文化,让小朋友对海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了解。

2

寻找八音

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

小朋友在非遗博物馆对八音产生兴趣,教师借助《八音的秘密》绘本,帮助幼儿认识八音乐器组成。

安哲:“喜欢大鼓,敲起来‘咚咚’响!”

贝贝:“琵琶声音清脆,很好听。”

安哲:“二胡细长,有两根‘小尾巴’;锣圆圆的,敲了就响;笛子就像长管子。”

3

分享我喜欢的八音

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     经过阅读八音绘本、参观非遗博物馆观察体验,小朋友们对八音的声音与形状有了初步感知。他们将对八音的独特理解用绘画表征的形式记录下来,他们绘画的每一幅画都藏着体验中的发现与纯真喜爱,让无形的声音在画纸上有了生动模样。


 


在童真的世界里,

感受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,

更多精彩,未完待续。


图文:蒙二班老师

编辑:蒙二班老师



声明: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  • 精彩瞬间
  • 菁菁校园
  • 合作交流
  • 亲切关怀
更多>>
版权所有:海口市港湾幼儿园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泰华路10号 邮编:570105
琼ICP备16002657号